圆钢系列
贺登才: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推进物流降本增效
时间: 2024-07-13 02:24:54 | 作者: kok足球官网app
圆钢系列
日前,国务院办公厅发出《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》,为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,着力营造物流业良好发展环境,明白准确地提出27条政策措施(以下简称“物流27条”)。这是继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《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(2016—2018年)》之后,再次就物流降本增效发出的重要文件。
不到一年的时间内,国办就同一行业相同专题连续两次发文,充分表明国务院格外的重视物流业发展,也是物流业产业地位明显提升,发展环境持续向好的重要标志。近年来,我国物流业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呈年年在下降态势,2013年为18%,2014年为16.6%,2015年为16%,2016年下降至14.9%。虽有产业体系变化和统计数据调整的原因,也显示出物流降本增效取得积极进展。
究其原因,一方面,行业企业通过模式创新和技术进步优化资源配置,促使效率提升,成本下降;另一方面,政府层面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营造良好发展环境,已经初见成效。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《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(2016—2018年)》,从简政放权、降税清费、补短强基、相互连通、联动融合五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任务安排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《2016年度物流公司负担及营商环境调查报告》显示,52%的企业反映国务院出台的简政放权政策基本落实;53.3%的企业反映清理行政性收费政策基本落实;51.9%的企业反映公路运输“乱罚款”现象有所扭转。同时,也说明政策落实还有很大的差距和空间,物流公司对于进一步落实政策,改善环境充满期待。
当前,我国物流业营商环境有了较大改善,物流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。但与实体经济要求、与形势发展变化、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。根据调查,业内企业反映强烈的政策问题主要有:一是税收方面。“营改增”试点全面推开后,物流业主要是公路货物运输企业税负增加的问题尚未有效解决;个体运输业户无法在异地代开增值税发票;物流业各环节税率仍未统一。二是车辆通行管理方面。货运司机及运营车辆证照办理、审验及检验、检测重复繁琐,公路执法行为不统一、不规范,通行费收费标准偏高等。三是证照管理方面。快递经营许可限制较多,分支机构设立存在障碍,物流公司经营所需证照还要进一步归并简化等。四是城市配送方面。城市货物运输车辆限行区域过大,限行路线设置不合理,限行时间过长;电动三轮车快递配送限制较多,影响“最后一公里”通达。五是物流用地方面。随着城市扩容改造,存量物流用地受拆迁影响加速缩减,新增和置换物流用地越来越向城市郊区甚至其他城市转移,特别是大城市“一库难求”、租金上涨。六是融资方面。主要是融资渠道少、可抵押物少,折扣率高、贷款额度小、担保信用体系不完善、上市门槛高等。
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,应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发力。在企业依据市场需要调整经营策略,采用新技术、新模式,提高运作效率和效益的同时,也需要政府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着力降度易成本,营造良好发展环境。
“物流27条”瞄准多年来累积的“老问题”,提出了新的政策措施,“干货”比较多。如,优化道路运输通行管理、规范公路货运执法行为、完善道路货物运输证照考核和车辆相关检验检测制度、精简快递公司分支机构末端网点备案手续、将货物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、年内完善交通运输业个体纳税人异地代开增值税发票管理制度、全面落实物流公司大宗商品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优惠政策、做好收费公路通行费“营改增”相关工作、加强物流领域收费清理、着力解决“乱收费、乱罚款”等问题、加强对物流发展的规划和用地支持、加强和完善一批国家级物流枢纽、拓展物流公司融资渠道、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、全面严格落实取消营运车辆二级维护强制性检测等。对这一些企业反映强烈、各部门取得共识的政策措施,都明白准确地提出了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,政策效果值得期待。
物流业涉及领域广、管理部门多、协调难度大,有一定的问题很复杂。“物流27条”对那些条件不太成熟,暂时完全解决有困难的问题,也提出了目标和路径。如,统筹研究统一物流各环节增值税税率、科学合理确定车辆通行收费水平、开展仓储智能化试点示范、加强数据开放共享、建立健全物流行业信用体系等。
下一篇:【48812】襄阳加速建造全链条冷链仓配物流中心